立刻咨询:获取人事服务定制解决方案

联系我们:010-58697071

政策资讯
首页 > 政策咨讯 > 简练规则是什么?是企业家靠直觉做决策吗?

简练规则是什么?是企业家靠直觉做决策吗?

发布人:市场部    发布日期:2017-01-18 11:41:17.0


简练规则:急速变革时代的不二选择

李平:您为什么对创新创业及相关的研究课题(如动态能力等)感兴趣?

艾森哈特:我很早就对管理研究感兴趣,虽然我是个工程师,获得过工程专业和计算机科学的学位。但是我后来跳出了工程专业,因为我对管理科学特别感兴趣。我任职于斯坦福大学工程学院的管理科学与工程系。所以自然而然,我研究创新创业,我是一个管理学研究者,我很享受管理研究。做管理研究最有效的办法是进入真实的管理和现实的公司里面去,我觉得我在这方面做得还可以。我觉得,是这些原因使我顺其自然地选择了创新研究领域,同时这也是我选择在工程学院任教的原因。

李平:您特别强调“启发式简练规则”,它与创新创业有什么关联?

艾森哈特:大公司可能承担着大部分稳定的、程序化的生产活动,而创新创业却更多产生于不同的不确定、混沌的活动中,这也就是我萌发简练规则这个想法的原因。如果你是一个大型组织里的一个个体,你需要去做很多按部就班的事情,但是不要过分束缚自己。

李平:您有些论文提到一些企业家依靠他们的直觉做出决策。简练规则的想法与直觉有关吗?

艾森哈特:我觉得,尤其是有意识地学习如何创新创业的人,或从事国际业务的人,无论具体过程如何,都会很自然地产生简练规则的想法。例如,一个简练规则就是有效的创新团队一般不超过20人。人们很自然地形成自己的行事规则。我认为,这就是少数简练规则在起作用。

李平:您如何对启发式方法和简练规则进行归类?您认为它们是更偏向于直觉,还是理性?或者它们是分析性的?

艾森哈特:我觉得它们都是。我想很多时候人们把启发式方法和简练规则既当作直觉,也当作理性,直觉和理性同时都有。有时分析多一些,有时人们又依靠他们的感性。比如,我曾工作过的一个公司,员工们在工作中就带着一种精神信念,他们支持能够指导他们获得成功的规则,遵循具有特别效率的新流程。所以,人们有时候会进行更多思考,而有时则更偏向于按直觉行事。

李平:这很有意思。也就是说将启发式方法或简练规则的本质,归为一种连接理性和直觉的整合体是可能的。我记得好像西蒙曾说过直觉是理性分析内化变成习惯,因而它们直接存在某些关联是吧?

艾森哈特:是的。它们之间存在某些关联,人们根据实际需要学习或选择他们自己的规则。比如,我去年出版的书《简练规则:如何在复杂世界成功》(Simple Rules: How to Thrive in a Complex World)。这本书谈到如何控制并利用简练规则。更系统而言,就是什么是你的目标,什么又是阻碍你实现目标的障碍。当然有一些规则对于很多人来说是很难习得或直接感知的。所以如果你了解了简练规则,你就可以强迫自己去找到对于自己来说是难以学习的简练规则。

比如,停止做某些事的规则,可能对一些人来说就是难以掌握的,再如一些关于时间管理的规则。因而,很容易确定一个规则来明确什么是最需要做的,而确定何时停下来的规则却不那么容易,比如在创新以及产品开发过程中何时终止项目这样的规则、还有几个月必须更新产品的规则等等。

李平:依我之见,既然简练规则事实上作为一种实践性理论,那么人们可能都有自己的简练规则理论。无论是出于直觉,还是源于经验,人们都会在其内心形成这样的理论。人们都有各自的简练规则理论,他们按其各自的理论行事。

艾森哈特:是的,人们确实是这样的。有时候,这些规则是关于什么是正确的;有时候,规则又是关于其他方面的,这取决于你所处的情景。

李平:这就像不同背景有不同的道德标准和道德准则,有不同的底线。

艾森哈特:甚至只是个人的背景和价值观,就影响了是否做某件事情。Indiegogo和Kickstarter是美国的两个众筹平台。人们可以在这两个平台上为自己的创业项目众筹资金,不过两个平台的项目选择标准却很不一样。他们都重视对创始人的评估,其中Kickstarter的一位创始人对融资项目的主题更感兴趣。他们有自己的一套筛选众筹融资的规则和流程,同时也参考直觉判断。Indiegogo也有自己的一套评价众筹项目的定值体系。所以,这些规则真正反映了各自平台的背景和创始人的理念,以此确保通过筛选的项目能够最终获得成功。

独特贡献:战略决策、管理悖论及动态能力

李平:您认为您在如此广泛的研究领域中贡献最大的是什么?比如创新研究,创业的动态能力研究等等?当然还有启发式方法和简练规则。

艾森哈特:我觉得我的主要贡献在三个领域。一个是我在决策研究领域有原创性的贡献。我所做的贡献,就是指出在一个持续变化的行业中,在动态的环境因素下,人们如何做出决策。我刚开始着手这项研究时,还是非常新颖的,还没有人在动态环境下对决策速度等相关问题进行过深入研究。这个课题把我引向了动态能力方面的研究,这在当时非常具有创新性。

第二个领域是,我对企业家特质研究提出的一些观点。另外,从卖方视角和非买方视角对收购活动进行研究。从企业家的角度思考金钱,从而形成了对跨业经营公司的一系列观点。因而,不少观点和研究随之转变,如从大公司视角转到小公司视角。这种视角转变在并购方面也很有趣。

例如,大部分研究是从收购主导方(即买方)的视角或立场看待收购活动,但在很多情形下,卖方可能拒绝买方的收购请求。所以并购案中的卖方是有选择的,他们拒绝了很多买方,但是这些被拒绝的收购不会在媒体上曝光,因为没有任何一个公司会公布这样的信息。所以从卖方的视角看待收购案,可以促使收购双方更好地审视整个收购行动。这是在谈论对创业公司以及他们与大公司关系的研究时,我的第二个贡献,从不同角度审视现象。

第三个领域是我对大型公司的组织和环境的研究很感兴趣。比如大型组织中的事业部门发展,如何重新安排业务单位,交叉业务的战略管理,如果公司有多个业务方向如何使公司战略贯穿其中,还有更多有趣的研究内容。如大型公司之间的创新课题,这是2011年我与杰森·戴维斯(JasonDavis)在做的研究,我们还把领导力的研究也整合在其中。

此外,现在许多公司都在尝试通过战略联盟共同研发,比如思科、英特尔、亚马逊和易贝(eBay)等公司。换种方式来研究这个现象,我确实很想了解这种研发是如何实现的,在公司间的其他领域可能还没有取得成功的,不过这个现象很有趣。公司高管很能干,很聪明,但也时常犯错,而且他们没有时间停下来反思他们的所作所为,所以他们实际上对正在做的事情并没有很好地理解。他们面对新的环境是如何探索的?也像我的高级管理人员研究项目那样吗?

威克逊 ▪ 您身边的人力资源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