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刻咨询:获取人事服务定制解决方案

联系我们:010-58697071

政策资讯
首页 > 政策咨讯 > 2017年劳动法:12个工伤赔偿项目,补偿金额高达几十万元!

2017年劳动法:12个工伤赔偿项目,补偿金额高达几十万元!

发布人:市场部    发布日期:2018-01-30 11:17:22.0


2017年劳动法:12个工伤赔偿项目,补偿金额高达几十万元!

任何工作都有一定得危险性,我们常见的危险系数高的工作,比如高空建筑工人、外墙清洁工或者工作在有毒有害环境里的人。特别是一些农村进城打工的人,一般工作环境都不是特别安全。为了保证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劳动法规定了一下12工伤赔偿项目:

1、治()疗费。治疗工伤所需费用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2、住院伙食补助费。根据最新的劳动法相关规定,对住院的员工生活进行70%的补偿。

3、外地就医交通费、食宿费。受害人确有必要到外地治疗,由于客观原因不能住院,对受害人本人及其陪护人员实际发生的住宿费和交通费的合理部分应予赔偿。

4、 康复治疗费。赔偿义务人应当赔偿“因康复护理、继续治疗实际发生的必要的康复费”,不过,只有既是实际发生的,又是必要的康复费用,赔偿义务人才应该负责赔偿。否则不予补偿。

5、 辅助器具费。辅助器具费是指工伤职工因日常生活或者就业需要,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安装假肢、矫形器、假眼、假牙和配置轮椅等辅助器具所需要的,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支付的费用。

6、停工留薪期工资。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7、 生活护理费。生活不能自理的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护理的,由所在单位负责。工伤职工已经评定伤残等级并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需要生活护理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生活护理费。

8、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是工伤保险待遇的一种,是对因工伤致残的劳动者给予的一次性职业伤害补偿,给付标准依据劳动鉴定机构评定的伤残等级,最多为伤残职工本人27个月的工资。

9、伤残津贴。保留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由用人单位安排适当工作。难以安排工作的,由用人单位按月发给伤残津贴,并由用人单位按照规定为其缴纳应缴纳的各项社会保险费。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用人单位补足差额。

10、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和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五级、六级伤残的,经工伤职工本人提出,该职工可以与用人单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11、丧葬补助金。职工因工死亡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12、供养亲属抚恤金。职工因工死亡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

补偿标准: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48个月至60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具体标准由统筹地区的人民政府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规定,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备案。

威克逊 ▪ 您身边的人力资源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