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刻咨询:获取人事服务定制解决方案

联系我们:010-58697071

政策资讯
首页 > 政策咨讯 > HR招不到人该如何改善?

HR招不到人该如何改善?

发布人:市场部    发布日期:2021-04-07 10:48:41.0


HR招不到人该如何改善?

我们发现,目前做招聘的人,面临很多的困难,各行各业都会遇到抢人的激烈竞争,归根结底,我们需要转变一个思维,就是我们不能再用等待,或者是被动的形式,这不能满足我们企业的需求。

我们今天说说,怎样改变我们HR的招聘思路,以及我们所谓的招聘营销到底有哪些做法。

-01-别把HR逼死,HR不是招聘主体 

之前我们和吉利有一些接触,里面的HR都比较惨一点,他们办公室上面的标语写的“招不到人,你还好意思下班”。谁没有招到人,把它挂在谁那里,但其实HR不应该是招聘的主体。

招不到人,我们必须要让用人部门参与到招聘的流程里面。现在做招聘,应该是招聘人员负责招聘流程的日常运行,也就是说招聘人员要在整个人才搜寻的过程中,与用人部门的负责人合作,利用他们的人际关系、文化需求、成功标准,这样HR本身会轻松很多,效率也会高很多。

就是招聘者要组织用人部门的人,一起协同,和候选人做互动,大家知道,有的时候招聘,我们自己作为招聘者,HR干着急没有用,用人部门不着急,用人部门才是招人整个环节的中心,这个岗位如果招不到人,用人部门是要负责的。

求职者和用人部门的负责人在人才招聘的过程当中,才是处于首要的核心位置。什么意思?HR不是招聘的中心,你是要一手牵着候选人,一手牵着用人部门,来撮合、促成他们的匹配,然后你的工作就完成了。如果用人部门做得不对,你要想办法让他做对,而不是一味的逼自己,把自己逼死也是没用的。

-02-

利用微信来撬动候选人

大家有做微信招聘这事的吗?我说几个数据吧。微信说自己有10亿人的月活,有1000万个公众号。因为公众号的建立几乎没有门槛,个人订阅号不收钱,认证的公司号一年只收300块钱的人民币,哪个公司不出钱。

在2017年初的时候,16.7%的公众号都是招聘公众号,这个非常有意思。公众号的名字里就只有招聘两个字,就是用来做招聘。

微信流量太大了,10亿人在上面。我们很多时间都在朋友圈里,你朋友圈里有招聘的广告,当然你会看一看。你的流量要用起来,如果不用就浪费了。

微信还有一个好处,它说45%的用户超过200个好友,好友非常多。很多HR现在有一个概念,一个微信账号能加5000人。加到5000的时候,再弄一个小号,按照社交的概念,是说我们每人微信里至少有120个人是强关系。(强关系是指:我们认识那个人,十分了解那个人,比如我们的亲人和同学)

但是弱关系我们有很多,弱关系天然是和找工作相关的。微信之前还提出了一个数据,我们57%的好友关系是来自于职场。包括我们去参加一些会,认识一些人,进一些群,这些关系马上就变成了新的弱关系。

也许这些弱关系的人,一年或者几年都不能见上一次,但是这些人会看到我的朋友圈的招聘信息,然后受到一些影响,这就是弱关系。HR们要完美的运用起这些工具和关系。

03-招聘这个事情,还可以这样做

以下是全球一些知名公司的内推数据,谷歌基本上50%,阿里巴巴50%,腾讯52%,Facebook60%,高通78%,高通是一个比较奇葩的公司,公司每年招人都靠这个。

高通就是把我们中兴搞的没有退路的家伙,人家的技术确实是没有办法,做的非常棒。

我们会发现日常招到人的周期是非常长的,但是有什么可以提高效率呢?通常来说公司的内部推荐要做到多少比例是一个平均值?10%还是20%?多少是一个平均值?多少是一个极限呢?

我前面提过一个弱关系的观点,是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地,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搜,叫弱关系,是由格兰诺维特提出的,他是一个社会经济学家,他是研究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他1973年发表了一篇论文就讲的弱关系,弱关系用于职场。什么意思?他调研了2000多个人,他说你的工作是怎么找的,你怎么发现这个工作的。他发现56%的人告诉他工作怎么找的,朋友推荐的,亲戚推荐的。当时环境不允许写邮件、发广告、报纸,互联网没有那么发达,几乎就是靠这样的关系去找工作。

后来一段时间没有大的发展,因为后来信息发达了,大家看到信息更快了,不需要再去问朋友了。

但是,HR们应该敏锐的发现这些都是非常有效的渠道,就是人和人之间找工作这件事情,相对来说是严肃的,一生之中能找几次工作,我算你30次属于多了吧,30次在你的人生中,在一个日常生活当中是一个低频的事情,有些人可能就是10次跳槽。

有可能国外一些人在经济相对平稳发展的地区,可能一辈子就找一次工作,不跳槽的。可能有的是做两次、三次,这是低频事件,所以他换工作的时候是非常谨慎的,尤其是行业大牛。他们不会是看到报纸、网站就去面试了,和从来没有谋面的人讲了几句就决心加入这个工作,这是不可能的,一般会是点点滴滴问了好多人,打听了好多才加入的。因为接下来5年、10年在那儿,他的退休可能在那儿了。

这个人会非常谨慎,他需要更多的信息。

这时候熟人介绍是非常有效的。但是还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事,我们做了一个工作的调研发现:家人、好朋友介绍的,只占到31%,这些属于强关系。而剩下的都是弱关系,前同事,一些很早的时候的大学同学、高中同学,关系还没有到好友的阶段,但是是同学,大部分是这种人介绍的。弱关系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渠道。

然后社交就正好撬动的是什么?撬动的是弱关系,你的强关系是不是整天抱怨,吃饭的时候不说话,整天在弱关系上面聊来聊去。社交它撬动的是一个弱关系,所以社交做招聘是一个天然的结合。就是弱弱在一块,就是一个非常完美的,有意思的事。

这里提出一个非常核心的招聘方法。你只要把员工的参与度提高就行。

你们公司有多少人知道公司现在有哪些岗位招人,有多少人知道这个岗位是做什么的,多少人愿意分享,多少人愿意把手上的简历投进来,这就是参与度。

威克逊 ▪ 您身边的人力资源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