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克逊 • 您身边的人力资源专家
ཁྱེད་ཀྱི་འགྲམ་དུ་མི་ཤུགས་ཐོན་ཁུངས་ཀྱི་རིགས་གཅིག་མཁས་ཅན་ཝེ་ཁེ་ཞུན་·
2018年退休,42年工龄的退休金比37年工龄少500元,怎么回事儿
编辑辑人员:平台总编 发布日期:2018-01-19 13:38:55.0
养老金的发放标准是不一样的,目前养老金发放标准是按照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中人过渡法计发养老金;工龄比你少七年,职位还比你低,但是养老金却比你多500元;其实主要原因有三点,接下来我们详细说明;
基础养老金 =(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实际缴费年限×1% =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实际缴费年限×1%
实际缴费年限的确定是从建立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时候开始,公司承担缴纳比例是12%,个人缴纳比例是8%打入个人账户;
实际缴费年限一定是算工龄的,但是工龄不一定是实际缴费年限;比如说你今年干其他生意,没有缴纳养老保险,然后第二年又开始到单位上班,继续缴纳养老保险,所以题主您所说的工龄少7年没有实质意义,主要看实际缴费年限;
反过来想,他的退休金比你多500元,完全有可能他的实际缴费年限还要高于你;所以一切要以人事档案为主;因为工作人员只认事实证据,并不是我们陈述的事实;
过渡性养老金=所在省上一年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视同缴费年限*1.3%
视同缴费的年限可以计算到实际缴费年限中,所谓的视同缴费就是建立养老制度以前的人事档案记载的工龄或者可以被证明的连续工龄;
可证明的连续工龄,比如说单位能证明你以前的工龄,或者有一些相关的证明可以证明你这个期间是连续工作的工龄,以上都可以被视为视同缴费年限;
比如题出所在地区视同缴费年限界定时间是1992年,那么1992年之前,你可以被证明的连续工龄,或者人事档案记载的工龄,都可以被视为视同缴费年限;
说到这里就非常明白了,视同缴费年限不同对退休金影响也非常大;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计发月数根据退休年龄和当时的人口平均寿命来确定。计发月数略等于(人口平均寿命-退休年龄)X12。目前50岁为195、55岁为170、60岁为139,不再统一是120了)
在计算个人账户养老金的时候,个人账户的储存额记着关键性的作用,也就是说如果你个人账户储存额少的话,所以个人账户养老金就少;
影响个人账户储存额多少主要原因缴纳基数和实际缴纳年限有关系,实际缴纳年限上面已经明确说明,这里就不再做叙述;
咱们可以详细说明一下缴纳基数,缴纳基数跟工资有很大的关系;虽然职位比你低,但是他要是加班多的话或者其他补助多的话一年总工资高于您,这一年的缴费基数就高于您,最高不超过300%;这样的话这一年的个人账户储存额就高于您;
其实这样的例子,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在企业上班的工人工资开的比领导还要多,就是因为加班赚的加班费;我认识的一个网友,人事档案可记载42年工龄,企业普通工人退休一个月5400元,说出来大家可能不相信,但是确实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