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争2020年沪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的比重达到35%
发布人:市场部 发布日期:2016-12-09 10:52:46.0
据《劳动报》报道,上海在“中华技能大奖”上的历史性突破,是申城近年来紧紧围绕产业发展需求,大力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和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成果。
目前上海市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的比重已达30.17%,较2010年末增长5个百分点,逐步接近发达国家平均35%一40%的水平。技能劳动者中初、中、高等级比例达33:37:30,中高级技能劳动者的比重明显上升,等级结构比例逐步趋向合理。到2020年,力争使申城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的比重达到35%。正是初具规模的“塔基”承托,才使高技能人才得以“冒尖”。
年轻化、高学历化越来越成为上海高技能人才的写照。目前,上海高技能人才主体趋于年轻化,2015年本市45岁以下中青年高技能人才所占比例已达到74.02%;大专以上学历的高技能人才所占比例达44.56%,占比超四成。
外来务工人员水平不断提升,通过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特别是2010年启动“农民工技能提升三年行动计划”以来,外来从业的技能劳动者中高技能人才比例逐年提升,2015年占比相较2009年时提高了近10个百分点。
到2020年,上海主要劳动年龄人口中受过高等教育比例要达到40%,高技能人才比例将达技能劳动者的35%。
尽管如此,与上海产业发展需求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一些产业、岗位技能人才招工难的问题尚未得到根本缓解。
未来,上海市将推进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发展基于工业互联网的新型制造模式,向高端制造、智能制造迈进,成为世界级新兴产业创新发展策源地,全面提升极限制造、精密制造、成套制造能力。这要求高技能人才掌握最先进的技术技能,培养一批结构和素质优化的优秀高技能人才。为了达成这一目标,上海要努力培养高技能人才20万人,新增技师、高级技师5万名。上海市正在并将持续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十三五”期间完成职业技能培训300万人次,其中农民工与外来从业人员培训100万人次。
目前,上海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已有76家,已建成或改造近100个实训场所,不仅满足了本行业企业技能人才培养需求,同时向社会开放,成为职工培训、技能鉴定、技能竞赛等综合性实训场所,每年开展职工培训25万人次。到2020年,上海将力争建立和发展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完备、示范带动作用显著的优质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100家左右。今年底前预计再发展第六批15家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